今年,自主招生首次挪至高考后進行。昨天,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培養計劃”自主招生啟動,也拉開了全國自主招生大幕。未來的一周內,將有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始自主招生考試。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北京申辦冬奧會、治理霧霾、中國傳統文化等熱點都成為北大自主招生面試題,通過測試的學生最高可獲得降至一本分數線的錄取優惠。
文科考題涉及微信
昨天10點左右,陸續有考生走出考場。記者從多名考生處了解到,進入考場之后,理科學生需要完成一份物理和數學試題,文科學生是語文和歷史,考試時間為45分鐘。一名考生說:“試題不需要寫出完整的答案,只需要寫出要點,之后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向考官介紹答題思路。”筆試結束后,進行單獨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
現場,一些考生表示,面試題目開放,并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諸如“北京申辦冬奧會有哪些機遇和挑戰”、“如何治理霧霾,有何建議”、“中國傳統文化該如何走出去”等問題,文科考生的考題還包括“微信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歐洲歷史的分與合”等。同時,也有一些理科考生則表示,在單獨面試中考官并未涉及時事,提問多與自身相關,例如興趣愛好、心儀專業、選擇北大的理由等。
據了解,除了統一的面試、筆試,報考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院系的考生還需要參加院系單獨準備的學科面試。
近兩千人通過初審
根據簡章,北大對報名的學生進行初審,初審結果為“優秀”的學生直接進入面試,“通過”的學生則需要參加筆試。此外考生還需參加體質測試。獲得北大“博雅計劃”入選資格的考生,在高考錄取時最高可獲降至當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數線的錄取優惠政策,具體降分幅度由該校本科招生專家委員會確定。
據北大招辦介紹,“博雅計劃”實行綜合評價模式招收優秀高中畢業生,招生包括數學、物理、天文、臨床醫學等30多個專業。據了解,今年報考“博雅計劃”的考生達到1.1萬余人,通過初審的為1946人。由于北大要求參加博雅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平時考試成績必須在學校1%之列,也就是說,如果學校有1000名高三學生,必須考到前10名才有資格報名,這些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考生,是各個省市的“尖子生”。
北京晨報記者 李佳
新聞背景
“二次選”:
中學推薦變考生自薦
高考一結束,一些考生將奔赴另一個考場,參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多所高校將在短時間內陸續舉行自主招生考試,歷時約兩周。目前教育部公布的自主招生試點院校有90所,招生人數約占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2014年選拔錄取了2.3萬人。
以往高考前,部分考生疲于應付高校的聯盟筆試,“掐尖”大戰讓他們未高考已“先脫了一層皮”。今年自主招生被統一安排在高考后,這一科學安排,令不少考生和家長覺得“負擔有所減輕”。
在報名審核方面,將往年的中學推薦變成了今年的考生自薦。門檻放寬雖使報名人數上升,但因審核條件更嚴格,不少高校初審通過人數大幅減少。例如南京大學今年報名通過人數縮水一大半,主要限定選拔有創新思維和學科特長的考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張鵬認為,學生根據意愿報名,減少了人情關系壓力下“念歪經”的可能。據新華社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