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知道《心迷宮》的故事是在忻鈺坤家中,當時夜已深,很想走,但是忻導用一盆意大利面誘惑了我們,讓我們心甘情愿地留下來聽他講一個跟棺材有關的故事。這是個精彩,某些細節還有一點點恐怖的好故事,能夠聽出他早已成竹于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他講述時候的興奮,那是一種看了很多A片后終于可以真槍實彈干一炮的興奮。
我第一次看到成片則是在另一個朋友的家中,所以并沒有一道光從身后射出,只有一張像是從街邊碟販那里淘來的五塊錢壓縮DVD。而且因為提前被“劇透”的干凈,故事本身的一波三折和故事結構的精妙失效了。即便如此,仍然不難判斷出這將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國產片,它來自于一名稱職的影迷,并終將被其他稱職的影迷所接受。
再往后,就是該片在各大影展上的提名與獲獎,并在不知不覺之間讓影迷群體異常興奮——那是一種看多了外國A片終于可以看一次中國A片的興奮。從這個角度看,能在客廳中首次看到《心迷宮》就變得很有趣了,因為長久以來,中國影迷欣賞世界經典大多就是在客廳、臥室或大學宿舍里,通過電視、電腦甚至便攜式DVD完成的。這樣的觀影經歷代表了一種缺失,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和我們的父輩都沒有機會在影院中同步看到那些經典。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跟忻鈺坤一樣的年輕電影人走出了客廳,去創造屬于中國電影的歷史。
從這個意義上說,忻鈺坤并不孤單,他和他的《心迷宮》是這個活力四射、日漸多元的中國電影的一部分。我特別不同意那種將《心迷宮》與其他國產片進行區隔的做法,這種以所謂“資深影迷”的名義進行的吹捧,隨時可能轉換為導演與觀眾之間的障礙——看過三千部電影并不會自動地讓你擁有代表觀眾的權力。在成熟而且健康的環境下,比如一直以來的好萊塢,或者過去的香港,拍攝小眾的獨立電影只是導演走向大眾和主流的第一步,諾蘭怪異、孤僻的處女座《追隨》并不影響他參與漫畫改編和災難大片,反倒是老氣橫秋的后者因諾蘭而精彩。
《心迷宮》村長和同事
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一樣,骨子里都是世俗化的,尊重觀眾,不以讓觀眾看不懂——看不懂還要教訓觀眾——為樂?!缎拿詫m》雖然在結構上異于其他電影,導演卻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來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觀影障礙。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是,第一次看過影片后,我們注意到了屢屢出現的《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那幾頭黑猩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隱喻了人性中殘存的獸性嗎?是象征了人群與獸群你中有我嗎?但是,可愛的導演自己表示,《動物世界》的最重要作用是串聯時空的時間節點,如此樸素的解釋讓評論人少了許多發揮的空間,但是對于觀眾來說不是壞事。
在80和90年代,我們曾有過很多在國際上得獎,讓影評人興奮的作品,但它們基本只屬于歐洲和國內的少數知識分子,結果就是中國電影市場的蕭條。但是現在,中國的電影人有了足以羨慕死那些歐洲的、日本的、韓國的同行的環境,再讓新一代導演像他們的某些前輩那樣,始終為所謂的精英服務,然后一到片子公映就嘰嘰歪歪抱怨排片太少,這是多么殘忍的一件事。所以,這篇文章的結尾應該是這樣的:第一部作品已經成功地讓忻鈺坤成為了“圈內紅人”,我們希望,第二部、第三部作品就可以讓更多的普通觀眾也認識他,這意味著長久以來人為制造的獨立與主流,文藝與商業之間的障礙不復存在,那一天,就將是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