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2月2日電(記者連振祥)2009年起,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算李村魯紅波就想養雞致富,卻因資金缺乏,只能小打小鬧。2013年底,有人指點可用林權證擔保貸款,魯紅波找到銀行一試果真貸來20萬元。如今,魯紅波養著近萬只散養雞,這些“金雞”使魯紅波實現了脫貧。
在甘肅省,近5年中有525萬人像魯紅波一樣成功地摘了“窮帽”,而這有賴于甘肅持之以恒的扶貧攻堅。
“十二五”期間,甘肅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統領,積極開展聯村聯戶、多極突破、項目帶動等十大重點行動,再到最新出臺“1+17”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扶貧開發路子。
據了解,按照新的扶貧標準,甘肅全省貧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842萬人減少到2015年底的31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1年的40.5%下降到2015年的15%左右,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599元增加到2014年的4897元。
“十三五”期間,甘肅將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攻方向,發展富民多元產業,加快“一縣一業”產業對接和“一村一品”產業培育,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旱作農業等特色產業。另外,甘肅將創新投入方式,強化金融支持,實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性貸款。(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