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野縣2016年“美麗鄉村文化生態梨花節”暨招商推介會開幕
(記者 ???nbsp; 通訊員 李東輝 文 朱夢珂 蘭靜 齊兵役)東風綻開梨花面,千年古縣笑迎賓。4月8日,河北省博野縣2016年美麗鄉村文化生態旅游(梨花節)暨招商推介會開幕式在主會場沙窩村千年古梨園和分會場大北河村“世外梨園”廣場同時舉行。綿延不絕的梨花吸引了萬余名京津冀游客和客商前來觀光踏青,一同領略“十里香雪掩不住,萬頃花海撲面來”的壯麗風光。
沙窩、馮村、大北河村的萬畝梨花如煙似雪,晶瑩似玉,一簇簇,一層層,如雪堆云涌。陣陣花香,沁人心脾,徜徉其中,讓人充分領略春的氣息。各地游客徜徉于萬畝梨園,置身于萬畝花海,呼吸著清雅的花香,體驗美麗鄉村游的樂趣。游客紛紛登上近20米高的觀景臺,登高遠眺梨園風光,一覽花海盛景。在陽光的映照下,春風的拂動下,雪白的梨花宛如浪花,層層疊疊朝你涌動而來。梨樹王、夫妻樹、千年一戀、飛龍、迎賓樹等這些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梨樹造型奇特,形態萬千,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各地游客爭相在古梨樹下合影留念,留下今生美好的回憶。
文藝演出、梨園詩會、攝影比賽、書畫創作等系列文化娛樂活動更為整個梨花節錦上添花。一場由“唱響中國公益巡演”歌手加盟獻藝助興的文藝演出讓整個活動高潮迭起,草原歌星烏蘭圖雅等歌手的傾情演唱與梨花美景巧妙融合,贏得陣陣掌聲。省市縣攝影協會會員云聚于此,用相機記錄下繁花綻放的美麗瞬間。40多名書畫名家在古樹下揮毫潑墨,進行現場創作,用精湛的筆法書寫豪情雅意,把梨園美景濃縮進畫布之間。獨具博野特色的舞蹈、戲曲展演讓游客耳目一新。騎行愛好者在3000米的古梨園環道上自由馳騁,領略美景,放松心情,盡情呼吸著天然氧吧里的新鮮空氣。30多名文學愛好者在這里借景抒懷,吟詩寄情。60名未婚男女青年在古梨園里開展“青春相約、緣聚博野”游園聯誼活動,暢談理想,憧憬愛情的美好、浪漫。
據考證,該縣沙窩、馮村等村鴨梨種植有1000多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時期栽培日盛,清康熙年間形成規模種植,目前尚有保存較完整的千年古梨園遺址。經河北省林業廳專家實地測量認定,沙窩村等5個相鄰村的近萬畝連片原生古梨樹群,是河北乃至華北地區發現的面積較大、保存完好的原生古梨樹群落。經專家組對沙窩、馮村古梨樹群進行打眼年輪測定,并按樹齡超過100年為古樹的評定標準,確認該區域有百年以上古梨樹8萬余株,其中樹齡200年以上的2500余株,樹齡最長的近400年。2015年4月,河北省綠化委員會對沙窩、馮村近萬畝古梨樹授予了“博野鎮萬畝古梨樹群”牌匾。
近年來,博野縣圍繞“千年古縣、生態博野”的基礎定位,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工作思路,牢固樹立“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的發展理念,依托苗木、林果產業建設平原森林,天然氧吧,打造京津冀大公園。借力美麗鄉村建設,培育出以沙窩村、大北河村為代表的生態旅游村,在保南平原地區率先打造“美麗鄉村生態旅游”特色品牌,成為保定市生態休閑旅游的新亮點,2015年8月,博野縣榮獲河北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博野縣經濟開發區被授予“河北省軍民結合產業基地”稱號。
該縣先后建成沙窩村千年古梨園采摘園、大北河美麗鄉村觀光園、大連彩色苗木生物園、保定筑邦園林藥用植物園、北邑農業休閑觀光園、仟畝社冬季滑雪采摘園等數個生態游園,投入1000余萬元在沙窩、大北河村旅游景點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觀景臺、步游路、游客休息椅、停車場等設施,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打造了一個“既有古縣古韻故人情、又有田園風光美麗景”的鄉村生態游線路,形成了春賞花、夏垂釣、秋采摘、冬滑雪的四季游樂圈,該縣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美麗鄉村文化生態梨花節,兩屆古梨園采摘節、兩屆冰雪草莓采摘節,每年都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
此次美麗鄉村文化生態梨花節以“賞古園梨花 抒浪漫詩情 助博野騰飛 圓中華夢想”為主題,同時開展招商推介活動,以綠色生態為主線,以花為媒,以游會友,以節招商,聚人氣,造商機,謀發展。以美麗鄉村生態旅游為平臺,搭招商鵲橋,唱發展大戲,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跨越趕超,綠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