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部署,6月1日,廣東省國家稅務局、廣東省地方稅務局(以下簡稱“廣東稅務部門”)與騰訊公司簽署“互聯網+稅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充分整合優勢資源,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推動互聯網技術與稅務工作深度融合,使納稅人辦稅駛上迅捷便利的“快車道”,為稅收管理和服務現代化插上金色的翅膀。
近年來,廣東稅務部門積極把握用戶網民化、終端移動化、需求多樣化的新趨勢,在“互聯網+稅務”之路上經歷了創新開拓、合作建設、協同互聯三個階段。
在“創新開拓”階段,廣東稅務部門從滿足納稅人需求和提升管理效能出發,齊頭并進推進稅務信息化建設,稅收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在全國首個上線金稅三期優化版系統,創新開發適用小微企業的廣東電子(網絡)發票系統,搭建了“智慧納稅服務”平臺,率先推出智慧稅務機器人,大力推行微信辦稅、APP辦稅,打造了一個多元化辦稅格局。在全國率先建立“電子辦稅為主,實體辦稅和自助辦稅為輔”新體系,611項業務實現網上辦理比例高達95%,電子辦稅量占業務總量80%;率先推出全省統一的微信和APP移動辦稅,涵蓋6大類71項服務,用戶超374萬,實名認證用戶132萬,移動辦稅量近1000萬次;除申報繳稅、社保繳費、查詢查驗、電子憑證、預約辦理外,還成功打造“稅務管家”,企業和個人對自身稅務信息和涉稅風險一目了然。
2015年來,借助深化征管體制改革契機,廣東稅務部門深化共享信息化建設成果,以聯合共建廣東電子稅務局為標志,“互聯網+稅務”進程步入“合作建設”階段。據悉,目前正處于攻堅階段的廣東電子稅務局將引入一系列新興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公開類信息高速訪問、智能消息推送、實體辦稅廳和網上辦稅廳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不僅將有效提升納稅服務水平和管理效能,也將為加速稅收大數據應用、推動稅收改革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支撐。
在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成果共用的“合作建設”基礎上,廣東稅務部門與互聯網領域的領軍企業騰訊公司共同搭建稅務主導、開放包容、面向社會的機制和平臺,廣東“互聯網+稅務”進程正式邁入“協同互聯”的階段。
根據協議,合作三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騰訊公司作為世界頂尖互聯網綜合服務商的領先優勢,以及廣東稅務部門在稅收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在四個方面開展深層次戰略合作:一是“互聯網+辦稅服務”,打造“高效稅務”。依托騰訊公司微信公眾號、微信支付、微信城市服務等渠道,探索更豐富便捷的惠民服務。二是“互聯網+數據應用”,打造“智慧稅務”。挖掘大數據價值,創新稅收數據管理和應用,提升數據治稅能力。三是“互聯網+稅企共治”,打造“友好稅務”。創新稅企共治模式,快速響應企業訴求,幫助防范涉稅風險,為更多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專業化管理。四是“互聯網+征管改革”,打造“創新稅務”。不斷拓展技術探索、服務革新等合作內容,推動稅收管理方式轉變和企業轉型升級。
簽約儀式上,馬化騰表示,“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體現了稅務部門主動變革和創新的決心。在共享經濟時代,騰訊希望通過發揮自身連接一切的能力,助力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積極承擔企業回報社會的責任,體現企業的社會價值。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