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羅武作品選讀
1、贊鐔河
打竹板說說快版
我把鐔河來宣傳
犀牛江水繞群山
山清水秀好自然
河川一道風景線
一江兩岸雄壯觀
峽谷風景有沙灘
江水放歌伴人間
龍風山高入云端
一覽望見陜甘川
森林資源有特產
野生動物好樂園
還有景點要宣傳
建村有個穆淚關
相傳桂英此決戰
歷史佳話傳今天
伊人崖上金耳環
珍貴藥材在高懸
有人想采難上難
用了此藥活百年
王山村的仙人臉
只聽說過沒去看
你去一看喜心間
萬事如意人平安
土蒿有個葫蘆堡
你去一看不想走
山清水秀好旅游
人間天堂此處有
海豚石在閻家山
生活活現陪人間
千年古代色不變
它似人類好景觀
鐔河渡口代代傳
古渡歷史幾千年
一只木船通兩岸
這里入陜進四川
江利原是江利縣
古縣遺址美名傳
物華寶地育英賢
歷史文化說不完
來點掌聲又來贊
說說鐔河新發展
今年政府把屆換
領導都是新成員
抓學習、抓黨建
兩學一做把章顯
黨員干部正衣冠
朝氣蓬勃勁沖天
精準脫貧抓實干
干部群眾一根弦
同心共建美家園
各村都有新亮點
先把建村說一番
異地搬遷實了現
新農村、新修建
房子整齊有好看
石榴村實好看
新建廣場莊中間
休閑鍛煉好樂園
村莊美麗人人贊
鐔河韋壩再去看
新秀廣場大無邊
規劃設計很美觀
里面設備很齊全
全鄉各村都有變
新的變化數不完
毛鐔公路新加寬
通往陜西進四川
我鐔河、莫小看
氣候溫和出特產
魔芋好吃能養顏
核桃產業錢串串
土雞養殖在高山
優質蜂蜜純天然
野生瓜果甜又鮮
都是綠色好資源
鐔河特色多宣傳
宣傳隴上小江南
中國夢、早實現
同步奔上小康線
2、感恩歌頌共產黨
農民朋友聽我言
我把政策來宣傳
宣傳黨的好領導
我們生活實在好
我們住進樓房子
生活條件改善了
家有冰箱和彩電了
有的奔上小康了
社員也能吃社保
合作醫療能報銷
貧困家庭吃低保
你看政策好不好
農村危房不見了
門前有了花園了
吃水不用再擔了
龍頭一擰桶滿了
我們好好想一想
困難日子不能忘
以前種地要交糧
農林特產稅要上
大集體、掙工分
一年到頭沒幾文
人多勞少短糧款
缺料短款翻白眼
現在種地不交糧
反而國家有補償
惠農資金全到賬
個別社員把本忘
現在政策太好了
思想覺悟沒有了
愛國主義忘了了
集體主義缺少了
為什么、聽我言
聽了之后別氣多
舉個例子說一說
要讓你們都知道
個別人、不像樣
好吃懶做道理長
等靠要的懶思想
三天兩頭找鄉上
還有人、是這樣
國家建設部幫忙
征地拆遷全家擋
無理取鬧又上訪
還有人這樣說
這樣不對那不好
公益占地把事鬧
三天兩頭找領導
許多例子說不完
說來說去人心變
政策好了養懶漢
我勸思想要改變
政策好了人變了
變的不以前了
不知黨的溫暖了
還說干部不好了
靠的誰共產黨
惠農政策放光芒
抓民生促保障
促進社會奔小康
我說的怎么樣
養育不忘爹和娘
思前想后不要忘
知恩圖報記心上
政策好了莫胡鬧
依法治國都知道
自我教育要醒腦
遵紀守法要記牢
不良風氣要改掉
好好都把生產搞
搞好生產變富豪
美好時代寫歌謠
我的快板要說完
以上句句記心間
農民本色勤耕田
勤勞耕讀時代傳
落后要把先進看
努力改造人生觀
愛黨愛國法沒犯
新型農民當模范
3、脫貧致富奔小康
竹板打的呱呱響
站在臺上想一想
想說啥、沒記下
說的不好沒笑話
春雷一聲震天響
精準扶貧打硬仗
脫貧單位進了莊
進村入戶細查訪
精準扶貧做文章
農民脫貧有希望
發展產業有領航
扶貧單位來幫忙
建檔立卡三本賬
時時都在心上放
責任落實人到崗
財務物力全帶上
聯村單位實在忙
全體隊員都下鄉
吃住用品全帶上
安營扎寨住村上
長期駐扎新不慌
進農戶、細查訪
進村入戶建臺賬
扶貧工作沒走樣
精準扶貧打硬仗
今非昔比不一樣
落實責任肩上扛
忙的飯都吃不上
我說的、怎么樣
許多經典沒說上
心上都有一本賬
總體農村變了樣
農村一看新景象
安全住房是磚墻
安全飲水緊跟上
農村公路有廣場
精準農戶住新房
室內都是新裝潢
農村城市沒兩樣
新式家具放兩旁
彩電冰箱堂中放
有的還有電腦房
那女老少上網忙
農村淘寶新時尚
有的小車都開上
家里大小都拉上
游山玩水喜心上
你看風光不風光
黨的政策放光芒
人民群眾喜洋洋
幸福不忘黨中央
脫貧致富奔小康
4、精準扶貧面貌變
走臺上、打竹板
心激蕩、笑開顏
進風佛面人心暖
鞠個躬、作個揖
先給大家道個安
你細聽、我開言
精準扶貧說一段
雖說鐔河很偏遠
山清水秀勝江南
大家都把鐔河看
山村處處有新篇
各項各業捷報傳
精準扶貧成效顯
你瞧瞧、我看看
昔日相比不一般
咱鐔河、這幾年
全鄉處處變新顏
若要問,為什么
聽我詳細說根源
精準扶貧送溫暖
春風化雨潤心田
“1+17”總方案
分類實施精細管
“六個精準”要求嚴
“兩學一做”立標桿
各級干部得錘煉
深入扶貧第一線
解決群眾困和難
因村實策謀發展
量體裁衣實滴灌
鄉村處處面貌變
若不信、你來看
先看公路平又寬
水泥硬化到門前
你再看、危舊房
重新修建貼瓷磚
喝水不用再去擔
龍頭一擰是礦泉
溝深布滿動力電
電器農機很方便
美好學校幼兒園
書聲瑯瑯人心暖
今日農村不一般
文化廣場多美觀
健身跳舞都喜歡
村村都把寬帶連
農民也會開網店
農村特產變成錢
私家小車放門前
說一千、道一萬
黨和人民心相連
大走訪、回頭看
再把困難捋一遍
不留死角齊發展
同步跨越小康線
幸福生活比蜜甜
比蜜甜
5、說說咱們新農合
打竹板、竹板響
我們二人來登場
先打竹板想一想
說啥
你細聽我來講
今天大家聚一堂
春節文化送下鄉
歡歌笑語獻給黨
你來說、我來表
合作醫療政策好
健康檔案婦兒保
生病住院有報銷
你來說、我來說
說說咱門新農合
新農合、好處多
積極繳費不要拖
參合金、錢不多
你在困難都要交
交的少、報的多
合作醫療把命保
如果不把合療交
生病住院不報銷
花上幾萬自己掏
債臺高筑沒著落
你把賬、要細算
每人交費百幾元
住院看病報幾萬
為你經濟減負擔
新農合、政策好
農民實惠真不少
住院看病花錢少
大病能把命來保
農合卡、保管好
不要隨意丟失掉
丟掉及時要上報
隨時把它補辦好
合療政策宣傳好
惠農政策要知道
認真執行好處多
小康路上向前跑
6、贊鐔河派出所
打竹板、響連天
我給大家說快板
別的事、先不談
鐔河地方說一遍
成縣鐔河位南面
犀牛江水繞群山
一江之隔兩縣管
人群居住在兩岸
地形好比一條龍
西至江利東建村
沿江上下十二村
部分村社連山中
南至康縣關溝門
北至鄰鎮連雞峰
人口不多面積大
偏僻山多人復雜
居住分散管理難
民事案件常出現
擾亂穩定民不安
居民安全成隱患
怎么辦、有公安
個個英雄是好漢
隨時出警不怠慢
哪里有事就出現
派出所、挑重擔
不怕山高路艱險
誰叫隨到解民難
心細群眾保平安
派出所長周小波
全鄉人民都知道
他是所里好領導
各項工作抓的好
以身作則守清廉
民警管理制度嚴
立警為公樹標桿
為民服務人人贊
你在聽、我在贊
全所干警說一段
人民警察不簡單
特殊工作挑重擔
一雙鐵肩擔平安
忠心為民做貢獻
維護正義執法嚴
除暴安民神威展
再贊人民好公安
警民團結魚水連
進村入戶送溫暖
一方有警一方安
鄰里糾紛來說散
家庭矛盾化解完
熱情服務很周全
贊美錦旗掛兩邊
許多事例說不完
動人故事寫不完
社會穩定民心安
平安建設譜新篇
7、攜手公園小康夢
站臺前、打竹板
我給大家說快板
別看我、水平淺
句句說的是實言
莫要笑、也別鬧
來點掌聲好不好
緩口氣、在來道
前前后后說對照
農村變化我不說
不說大家都知道
今非昔比說不了
還是黨的政策好
政策好、人變了
變得良心不要了
苦日子、全忘了
思想不如從前了
時代好了人懶了
有了依靠思想了
困難吃上低保了
愛國思想沒有了
個別人、不像樣
得了好處不認賬
一點小事記心上
你看荒唐不荒唐
你咋不、想一想
從前種地要交糧
農林特產稅要上
再窮沒人把你幫
如今種地有補償
惠農資金全到賬
新房修起兩堂堂
農村洋樓都座上
養老保險政策好
積少成多能養老
合作醫療花錢少
住院看病能報銷
你看政策好不好
全靠黨的好領導
感恩政策要回報
小康路上同步跑
我說的、是良言
轉變思想聽人勸
明白事理態度端
勤勞致富是關鍵
聽奉勸、別蠻纏
扶貧不是就給錢
選準項目要苦干
拔掉窮根變富漢
黨中央、關懷你
黨的恩情記心里
愛祖國、把黨頌
攜手共建小康夢
8、十贊雙聯扶貧隊
一贊雙聯扶貧隊
千辛萬苦不怕累
黨員干部人齊心
精準扶貧抓到位
二贊雙聯扶貧隊
服務農村心操碎
走村入戶勤摸底
群策群力意見匯
三贊雙聯扶貧隊
縣直機關各單位
貧困農戶記心里
因地制宜幫扶起
四贊雙聯扶貧隊
幫扶措施齊到位
鄉鎮村組結成隊
落實項目上下會
五贊雙聯扶貧隊
發展產業創效益
種植養殖齊抓起
技術培訓得實惠
六贊雙聯扶貧隊
駐扎村上把灶起
干群關系魚和水
聯村聯戶不脫離
七贊雙聯扶貧隊
三本臺賬都建起
幫扶措施很明白
比學趕幫志不移
八贊雙聯扶貧隊
上山下河一身泥
再苦再累樂心里
脫貧贊歌聲音脆
九贊雙聯扶貧隊
精準扶貧不掉隊
你迫我趕樹標兵
社員感動流熱淚
十贊雙聯扶貧隊
一心為民立功德
造福百姓留美名
人民公仆當無愧
9、兩學一做樹榜樣
竹板打的呱呱響
我今上臺把話講
黨中央、發號召
兩學一做很重要
學黨章、學條例
總書記的講話要牢記
系列講話要記清
抓好學習要認真
四個全面總方針
四個自信振人心
四個意識觀念新
四講四有好作風
全面建成小康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黨
政治意識擺首位
大局意識很關鍵
核心意識最根本
看齊意識有保障
講政治、有信念
講規矩、有紀律
講道德、有品行
講奉獻、有作為
黨章黨規是明鏡
逐字逐句記心里
學準則、學條例
黨員標準要記牢
全面從嚴要治黨
理想信念要加強
加強政治和思想
兩學一做樹榜樣
【作者簡介】: 何羅武,男,漢族,現年51歲,甘肅省成縣鐔河鄉石榴壩人,鐔河鄉文化專干。多年來堅持寫作,立足農村,創作了大量的快板、三句半、山歌、順口溜、地方小調等作品,受到群眾的好評。
文/何羅武 圖/龍潭一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