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是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的廣闊舞臺。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已經四次下團組,同代表委員親切交流,共商國是。
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內容豐富,信息量很大!
中青在線“學習青年”專欄對此作了專門梳理。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3月4日
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總書記還對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提出了幾點希望:
“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增強責任和擔當,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要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誠協商、務實協商,道實情、建良言,參政參到要點上,議政議到關鍵處,努力在會協商、善議政上取得實效。”
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
3月5日
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總書記強調:
“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
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
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推進脫貧攻堅,總書記說: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攻克貧困人口集中的鄉(蘇木)村(嘎查)。
要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瞄準貧困人口集中的鄉(蘇木)村(嘎查),重點解決好產業發展、務工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保障等問題。
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機制,解決好因病致貧問題。既要解決好眼下問題,更要形成可持續的長效機制。
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推動鄉村牧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廣大農牧民的生活家園全面建設好。
要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對挪用、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
群眾對一些地方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現象非常反感,要認真加以解決。”
推進民族團結,總書記強調:
“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理論根源越扎越深、實踐根基越打越牢。
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于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要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
3月7日
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
袁玉宇(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希望國家保持海外人才引進的力度,希望從產業發展全鏈條的角度加大對創新的支持。
總書記回應: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
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
董明珠(全國人大代表、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激動之余,我也在思考,中國要成為真正的強國,需要創新和人才,創新需要人才,最終落腳點還是人才。
安然(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
不光要吸引海外投資,還要讓海外人才獻智。我們對重要的海外人才資源,一定要好好利用。
劉若鵬(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
這一輪科技革命,我們一定要抓住。發展創新型國家,就要學會從0到1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占據高點。
米雪梅(全國人大代表):
希望政府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滿足日益增長的外來工子女的入學需求。
總書記表示:
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功成不必在我”意在打基礎、謀長遠
3月8日
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
總書記強調:
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
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特別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
……
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
耿遵珠(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茌平縣耿店村黨支部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提到我們村發展蔬菜大棚推動鄉村振興的做法,尤其是稱贊我們村成了“魯西小壽光”,我感到很自豪!我們會繼續帶領村民為了幸福生活而奮斗!
李登海(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
2013年習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就強調,要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這也是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奮斗的目標。
這些年,激勵我們科研團隊前進的動力,不是豐厚的待遇回報,而是理想信念的支撐,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期盼,是大國崛起的夢想。
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農業科技工作者應有的新貢獻。
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網、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楊杰 李師荀)
編輯:姜繼葆、戴月婷
學習青年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