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_天天综合社区_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网站_九九综合九九

首頁 > 娛樂 > 娛評 > 正文

專訪王英偉:亞洲電影大獎在國際化上已經先走一步

  “亞洲電影大獎在國際化上已經先走一步”——專訪亞洲電影大獎執委會主席王英偉

中新網3月19日電 第十二屆亞洲電影大獎17日在澳門揭曉,影片《芳華》獲評最佳電影,演員古天樂和張艾嘉分獲最佳男、女主角。亞洲電影大獎創辦于2007年,是由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主辦的首個亞洲電影頒獎禮。2014年開始,亞洲電影大獎改為由香港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三大電影節聯合舉辦,評獎范圍涉及整個亞洲地區上一年度上映的電影,是目前亞洲地區頗具代表性的國際性電影獎項之一。

亞洲電影大獎這一電影獎項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它的評審體系和標準是什么,為何出身香港卻冠名“亞洲”…… 亞洲電影大獎執委會主席王英偉在此間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

  脫胎香港 匯聚三大電影節

“我在2003年接任香港國際電影節主席,當時我們就謀劃怎樣將香港國際電影節做大做強。全球有規模的電影節一般都有四個組成部分:電影放映、獎項頒發、影片銷售平臺、電影融資平臺,國際上成功的電影節,例如柏林、戛納、東京電影節都包含這四個部分的內容。于是我們決定先做一個電影獎項頒發的環節”,王英偉說:“當時我們就希望做成一個亞洲的‘奧斯卡’,而不僅僅局限于香港電影,所以就有了亞洲電影大獎這個名稱。”

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支持下,亞洲電影大獎于2007年誕生,用王英偉的話說,這個初生的電影獎在當時面臨最大的問題便是獎項的“認受性”——“評出來的電影、導演和演員大家認不認,會不會來領獎?”

2014年,已連續舉辦多屆的亞洲電影大獎進一步實現國際化,當年,亞洲電影大獎成功攜手東京電影節、釜山電影節聯合舉辦。同時,除了頒獎之外,鼓勵亞洲電影工業的發展,扶持行業新人,為亞洲電影培育國際性的觀眾,都成為亞洲電影大獎的目標和宗旨。

  “在結果出來前,我都不知道哪個片子會得獎”

近年來各類電影節及電影獎項日漸增多,一些電影獎項受到普通觀眾和圈內人質疑的情形也時有發生。而亞洲電影大獎近年來在兩岸三地、以及日韓地區卻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公信力,在王英偉看來,嚴格和獨立的評審機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王英偉介紹,亞洲電影大獎主要還是從表演性藝術性方面進行評審,受其他因素干擾較少。在評審機制上,先由各國的電影節推薦各國的電影,評審委員會再對入圍作品進行統一評審,評審委員會主要來自電影界,不一定是導演但一定要有他的過人之處。“比如我們就邀請了戛納電影節的排片主任,他看的電影很多,自然有代表性和發言權”,王英偉說:“也會有一些名導名演,比如賈樟柯、劉嘉玲。”

王英偉表示,由于宣傳較少,亞洲電影大獎在大陸普通觀眾中的知名度相對還比較低,但在影人中的認同度還是很高的,近幾年國內都有一線導演和演員參加,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亞洲電影大獎的公信力。

據介紹,亞洲電影大獎采取了嚴格的評審程序,評審委員給出意見后交由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統計結果。“在結果出來之前,我都不知道哪個片子會得獎”,王英偉笑言。

在談到亞洲電影大獎自身的定位和特色時,王英偉表示,亞洲電影大獎的一大宗旨就是促進各個文化電影圈和交流,亞洲各國電影文化多姿多彩,只有不斷比較和交流才會有進步,一個國際性的亞洲電影獎項也不應僅僅局限于華語地區。

  “亞洲電影大獎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電影獎項,在國際化上也先走一步,我們還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相應的影展等活動,未來也將設計更為立體的電影文化交流方式,向全世界推介亞洲電影。”王英偉說。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