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公布18部主競賽單元影片,亞洲力量占據三分之一
賈樟柯第五次競逐金棕櫚
法國當地時間4月12日上午,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公布了主競賽單元18部片單。其中中國導演賈樟柯的新作《江湖兒女》作為華語片唯一代表順利入圍,這是賈樟柯的作品第5次競逐金棕櫚大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戛納電影節亞洲力量強勢,韓國導演李滄東,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阿斯哈·法哈蒂,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濱口龍介等都有作品入圍。另外,法國新浪潮大師讓·呂克·戈達爾,意大利名導馬提歐·加洛尼,以及好萊塢黑人名導斯派克·李也都憑借新作入圍主競賽單元。另外,畢贛導演的華語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圍“一種關注”單元。據悉,本屆戛納電影節將于當地時間5月8日-5月19日舉行。
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人盡皆知》【開幕片】
阿斯哈·法哈蒂(西班牙/法國)
《另一個世界》
史蒂芬·布塞(法國)
《教義》
馬提歐·加洛尼(意大利)
《影像之書》
讓·呂克·戈達爾(法國)
《夜以繼日》
濱口龍介(日本)
《喜歡,輕吻,快跑》
克里斯托夫·奧諾雷(法國)
《江湖兒女》
賈樟柯(中國)
《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日本)
《太陽之女》
伊娃·于頌(法國)
《燃燒》
李滄東(韓國)
《迦百農》
納迪·拉巴基(黎巴嫩/法國)
《黑色黨徒》
斯派克·李(美國)
《銀湖之底》
大衛·羅伯特-米切爾(美國)
《三張面孔》
賈法·帕納西(伊朗)
《冷戰》
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波蘭)
《幸福的拉扎羅》
愛麗絲·洛爾瓦徹(意/瑞/法/德)
《YOMEDDINE》
A.B Shawky(埃及)
《盛宴》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俄羅斯)
華語 力量
主競賽單元提名
賈樟柯《江湖兒女》
《江湖兒女》講述了一個跨度達17年,一對戀人之間錯綜復雜的犯罪愛情故事。影片前后拍攝近4個月,于今年1月底殺青,先后輾轉大同、三峽、新疆等地。這次影片入圍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意味著賈樟柯自2008年以來,十年間導演的影片全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除紀錄片《海上傳奇》入圍“一種關注”單元外,其余4部影片《二十四城記》(2008年)、《天注定》(2013年)、《山河故人》(2015年)、《江湖兒女》(2018年)全部入選主競賽單元。這也是中國電影時隔三年再次征戰戛納主競賽,上一次是2015年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和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侯孝賢獲得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一種關注”單元提名
畢贛《地球最后的夜晚》
畢贛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雖然沒有入圍主競賽單元,但入圍了針對新銳導演和小眾佳片設置的“一種關注”單元。一些成名大導之前的影片也曾入圍過這個單元,比如金基德的《阿里郎》,格斯·范·桑特的《悸動的心》,索菲亞·科波拉的《珠光寶氣》。去年,中國導演李睿珺憑借《路過未來》同樣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地球最后的夜晚》由湯唯、黃覺主演,講述了一度消失的中年男子回到貴州,偶然發現了一個在十二年前與他一起度過夏天的神秘女人的蹤跡。這是一部偵探類型片外殼包裹著的,面對自我記憶、家庭關系的電影,也是湯唯產后回歸大銀幕的首部作品。據悉,影片將于今年上映。
亞洲力量
今年入圍戛納電影節的亞洲力量很強大,除了賈樟柯之外,還有很多知名導演。曾憑借《推銷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并最終獲得最佳編劇獎的阿斯哈·法哈蒂攜新作《人盡皆知》強勢入圍,并成為本屆電影節開幕影片。該片是西班牙與法國投資合拍,哈維爾·巴登與佩內洛普·克魯茲主演。另一位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之前曾憑借《出租車》獲得柏林金熊獎,這次他憑借《三張面孔》入圍主競賽單元。曾執導過《綠洲》《密陽》等影片的韓國導演李滄東新作《燃燒》也在入圍名單之列。作為戛納電影節常客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日本新人導演濱口龍介執導的《夜以繼日》和黎巴嫩導演拉巴基的《迦百農》也都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給亞洲電影注入了新鮮血液。
撰文/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