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書育人,但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的自我教育算是剛需。最新反映教師群體的消費數據也表明,教師自我教育市場很有嚼頭,比如,教師在圖書上的消費比人均圖書消費額要高出兩倍多。
但細品教師消費數據,我們又尷尬地發現,圖書基本上算是教師自我教育的“唯一主打歌”。教師自我教育市場品類不夠豐富、產品較為單一、產業鏈較為單薄等問題,已然十分突出。有心的企業家,或許能從中找到他人尚未發現的新商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數據,我國教師總數已接近1800萬人,規模如此龐大的教師隊伍所蘊藏的自我教育市場,值得深入挖掘。相關企業應在產品形態上不斷創新,突破單一圖書品類,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利用交互技術、虛擬現實等為教師群體提供多形態、多種類的自我提升渠道。
此外,相關企業還可圍繞教育行業延伸相關產業鏈,從課程開發、習題制作到學生監督、溝通工具等,圍繞教育產業鏈條提供更多服務,為老師創造更輕松的工作氛圍,從而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提升自己。(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郎競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