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_天天综合社区_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网站_九九综合九九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信息保護,個人不能缺席

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保護個人信息成為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近年來,因個人信息泄露而引發的案件和煩擾越來越多,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此前,《民法典》《電子商務法》《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對個人信息保護作出了相關規定,而《未成年人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從專業角度出發規范特定人群的個人信息保護。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是國內首部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門性立法,確立了個人信息保護的基礎性制度,提升了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的系統性。

我們可以看到,《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的法律條款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應用程序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一攬子授權、強制同意、大數據“殺熟”……這些讓人們不勝其擾甚至反感的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約,互聯網“任性”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最近相關部門正在加大力度治理各類APP違法收集個人信息,效果明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在即,打擊違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將迎來新的局面。

但法律的實施還要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真正彰顯法律的權威,讓全體社會成員敬畏法律,不敢違法。這需要政府、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多部門的協調配合,也需要全體互聯網用戶的維權意識提升和積極維權的行動。

不少人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為懲治各類APP只是政府相關部門的事情。其實不然,無論是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還是大數據“殺熟”,抑或是其他行為,最終損害的都是互聯網用戶的切身利益,包括金錢、名譽等。但是,由于訴訟時間長、成本高等原因,鮮有個人信息被侵犯的用戶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這也是導致眾多APP敢明目張膽收集個人信息的原因之一。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與實施是一個契機,應該做好普法宣傳,鼓勵個人在遇到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大數據“殺熟”等侵犯個人權益的情況時,學會并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再“忍氣吞聲”。

除了敢于維權,還要樹立保護個人信息的意識。比如在網絡購物時要謹慎填寫個人信息,尤其涉及個人身份、工作、地址等敏感信息,要了解清楚后再決定是否填寫;在公共電腦上登錄個人賬戶,一定要清理痕跡;在使用APP前要查看相關公告,避免一些個人信息被泄露……

不可否認的是,個人維權確實面臨著很多困難:不清楚信息何時被收集、難以固定證據、維權成本高昂等。這些都需要政府、社會和相關企業建立健全相應制度,提供技術、法律支持等,幫助個人用戶順利維權,共同營造保護個人信息的法治環境。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