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_天天综合社区_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调教网站_九九综合九九

首頁 > 首頁 > 關注 > 正文

畢業論文“致謝”刷屏的涼山小伙,去這里了

畢業論文“致謝”刷屏的涼山小伙,去這里了   

8月30日,南都記者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方面獲悉,曾因畢業論文“致謝”刷屏的涼山小伙蘇正民,已回到越西縣第二中學支教。

今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他,在“致謝”中回顧了在幫助下克服貧困的求學經歷,走出大山后回饋社會的舉動,引發廣泛關注。他曾表示,支教后將繼續讀研,畢業后還要回家鄉,“帶著知識回到大山,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越西縣第二中學一名老師告訴南都記者,蘇正民29日剛開始授課,將在此支教一年,“學生知道他來還是特別開心的,覺得他很厲害,以他作為榜樣。”

蘇正民。

今年6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蘇正民的畢業論文“致謝”刷屏。在6000多字的“致謝”中,他的求學之路令人深受觸動。

蘇正民在“致謝”中自述,他出生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小山村,“生下來就營養不良”, “靠著山泉、野果跌跌撞撞地活了下來”。父輩那代曾因家庭貧寒輟學,只能回家放羊、種地。直到迎來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從城市來了支教老師,山里的村小又開課了,“父親義無反顧,當著村里人詫異的眼神,將我們三個子女都送進了學校接受教育”。

那時,從家到學校要“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學校只是“黃土壘起來的幾間泥瓦房”。求學路上的第一道難關是語言,從小耳濡目染彝語,“終于在三年級的時候聽懂了漢語”,“支教老師們用點點熒光照亮了我那條狹窄崎嶇的小路”。

為供養子女讀書,父親“在磚廠燒磚”,母親“打掃大街”,晚上兩人還要種地。上初中后,蘇正民父親積勞成疾意外離世,治療時“欠下無數外債”,他和姐姐因此輟學。在國家低保、助學金政策,以及當地愛心人士“涼山孩子們的張媽媽”幫助下,蘇正民得以重返學校讀書,考取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走出了大山”。

“父親始終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母親對他為數不多的要求是,“好好學習,活出個人樣來,永遠不要忘記黨和社會好心人士對我們一家人的幫助。”蘇正民在“致謝”中回憶,大學期間他積極開展志愿活動。2019年,他發起“涼山阿依(兒童)助學計劃”,號召同學們“一天節約一塊錢、一個月少喝兩杯奶茶”,幫助涼山的困難學生。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學校支持下,蘇正民就此成立了“志愿服務隊”,目前,已有200多人參與,資助了66名學生。今年畢業前夕,蘇正民獲得學校“志愿類服務獎”,他把獎杯獻給了母親。

蘇正民獲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志愿服務類獎項,母親和妹妹特意從大涼山趕來參加頒獎禮。

“2014年我順利上了高中,在此期間,國家對大涼山實行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沒過兩年所有的房子全部建起來了,集中安置,再也不怕下雨,在家門口就能坐上鄉村客運班線,整個大涼山的人民生活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蘇正民表示,“我有一種震撼,很想加入他們,跟著這個時代一起能夠改變更多人、更多鄉親們的命運。”當時他已決定,8月將跟隨學校研究生支教團,回到家鄉支教,再回來讀研,而在研究生畢業后還要回家鄉,“帶著知識回到大山,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扎根最基層,永遠做這片黃土地上最忠誠的兒子”。

蘇正民家鄉喜德縣毗鄰越西縣,8月30日,南都記者從越西縣委宣傳部獲悉,蘇正民已回到越西縣第二中學支教。

該校高中部一名老師告訴南都記者,蘇正民將在這里支教一年,29日為七年級學生講授了道德與法治課。學生們對于蘇正民并不陌生,新學期之初“開學第一課”上,全校師生重溫了他的求學故事。“學生知道他來還是特別開心的,覺得他很厲害,以他作為榜樣。”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王蘭蘭
0